衛教資訊
蛤!是腺病毒,不是腸病毒哦!
最近在看診時發現了不少高燒(>38.5度)伴隨喉嚨痛的小朋友(成年人也有),甚至打開嘴巴會發現許多水泡、潰瘍分布在紅腫的雙側扁桃線上,乍看之下真的會以為是腸病毒,但實際上卻有可能是腺病毒在作祟唷!為了能夠做正確的初步診斷,以下是一些腺病毒的基本資料,給各位民眾參考唷!
臨床表徵:
腺病毒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感染,臨床症狀很多種,所以大多數的病例很難跟其他病原來作區分。腺病毒最常造成呼吸道及腸胃道的感染。它不常造成感冒,但卻常引起很像上呼吸道感染的喉嚨痛和發燒。
發燒:通常也是超過38.3度的高燒,且會持續5-7天之久,算是燒比較久的病毒感染。
扁桃腺炎(滲出性):腺病毒主要侵犯淋巴組織,所以會造成咽喉扁桃腺和頸部淋巴結腫痛的症狀。扁桃腺炎的部分有時會很像化膿性扁桃腺炎,有時和腸病毒很難區分。但腺病毒引起的水泡和潰瘍通常較大顆且數量較少,並且多集中在雙側咽扁桃腺上或附近;腸病毒引起的水泡和潰瘍較小顆且數量多,並且多分布在舌頭,嘴唇和雙頰黏膜上。
腸胃道症狀:腺病毒也會造成孩童腹痛、腹瀉和嘔吐的主要病因。
結膜炎、喉氣管炎(哮吼)、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及肺炎:腺病毒會引起一種稱為喉與結膜炎(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PCR)的特殊徵候群,流行病學顯示這種徵候群最常與被污染的游泳池水有關。
無菌性腦膜炎:機率較腸病毒少。
心肌內膜炎、心肌炎
致病作用:
腺病毒是一種沒有外殼,雙股DNA病毒。在人體已經被分離出來的有47種血清型(得過還有可能再得)。腺病毒也可以潛伏在細胞中,尤其是在淋巴細胞,像是扁桃體細胞。
流行病學:
1. 我們可以從被感染的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眼結膜以及糞便中,發現腺病毒的存在。
2. 高危險群:腺病毒感染好發於年紀小的嬰幼兒及孩童,而且是最嚴重的,一次流行的爆發常發生在接觸密集的地方,如托兒所、學校和醫院,但是成年人也會被感染唷,不可輕忽!
3. 傳染方式:腺病毒是藉由飛沫傳染的,當含有病毒的顆粒接觸到易受感染的人群的鼻子、喉嚨或眼結膜的黏膜時,就是感染的開始。腺病毒也可以經由口--糞傳染。
4. 潛伏期:2~14天。
診斷: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腺病毒感染很難被確實診斷,通常會被認為是其他比較常見的疾病,例如:扁桃腺炎、結膜炎、哮吼、細支氣管炎、肺炎、或腸胃炎等,不容易區分。
若真的要定義為腺病毒感染,則需要檢體送至實驗室,經由病毒培養、電子顯微鏡檢查、被感染者黏膜分泌物的抗體檢測或是在被感染者的血清中對抗腺病毒的抗體有上升等方法來確診。
治療:
腺病毒的感染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療,還是以多喝開水、多休息為主,大多數病情並不嚴重也不需要住院治療,然而年紀小幼童和免疫機能低下的病人,可能需要住院給予支持性的照顧。
具感染力的時期:
從症狀發生前2天到症狀出現後的8天,都可以從被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分離出現腺病毒來。
腸道的腺病毒通常可以在腹瀉開始的8天內,從患者的糞便中找到,有些甚至可以持續2~3個月之久。
腺病毒在症狀開始後2週內也可以從眼結膜的培養中長出來。
感染控制:
1. 疫苗:目前沒有。
2. 托兒所或幼稚園隔離:腺病毒引起的感染通常不需要隔離。但是,如果有腸胃道症狀的小孩,則應該在腹瀉停止前,避免到學校或托兒所;另外,如果有流行性角膜結膜炎,病童應該在開始出現症狀的2週內,避免到學校或托兒所。
3. 對其他孩童的建議:儘管曾經接觸過被感染者,在發現是腺病毒感染時也不需要特別處置,應該觀察小孩子有沒有出現一些嚴重的症狀、需不需要去看醫生,同時要記得免疫機能低下的孩童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疾症。
4. 對人員的建議:對成年人而言,被感染的機會並不增加,特別注意洗手以及小心處理被感染者的排泄物,尤其是糞便,就可以預防流行繼續散佈。
5. 給家長的建議:腺病毒的感染通常症狀很輕微,而且可以自癒,然而父母應該要知道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像中耳炎、脫水及肺炎,則需要看醫師。
杜絕腺病毒:
1. 請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
2. 家中如有病患,症狀輕微者,可在家隔離休息,以免擴散傳染,並適當補充水分。
3. 加強個人衛生,請常洗手。
4. 加強居家環境衛生及通風。
5. 如有學童罹病,應予以請假暫勿上課,以免傳染其他學童。
6. 良好的衛生習慣能夠預防許多疾病傳播。
嘉祐耳鼻喉科診所關心您